榕树下每周精选 榕树下每周精选
 
白雪新年

○子唤(广东)
       

    《红楼梦》有云:“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想冰封的东北就该
是这样的纯之又纯,净之又净罢?
    于是想到东北,于是逮住一个齐齐哈尔的姑娘,要跟她回家过年。
好客的东北姑娘二话不说就应承了。
    春运的紧张使我没法弄到北上的火车票,一咬牙坐飞机罢,但在
我理想的出发日子里,连飞机票也满了,只有提前数天的。我再次咬
牙,马上辞掉早已想辞的工作,次日便北上去了。是日2001年1 月15
日。

    1 月16日坐上广州往齐齐哈尔的飞机,经停上海浦东,我的行李
满是衣服,因为此时齐市的温度是三、四十度,零下。
    上海浦东机场是个漂亮的机场,洁净有序,可能是因为新。
    整个航程4 个多小时,快要接近目的地时,我再坐不住,窗边的
一位先生便让了位给我看风景。只见华北平原果然平整,一望无垠,
且一片白色,象一大块芝士蛋糕。脑子里马上涌起毛主席的词:“银
装素裹”、“原驰蜡像”,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正在豪气万丈之时,发现窗上有一小片的冰花,状似茸茸的羽毛,令
我这个南国之人惊喜不已——此情此景以前只从书本上读到过的呀!
    齐市的机场很简陋,而它却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且以前曾是
省会的。
    初下地,不觉得有多严寒,虽然天气报导是-25 度。冰凉的空气
沁人心脾,呆久了就会手脚麻木。
    坐5 块钱的民航中巴往齐市,我张望着光秃秃的树,树根上白白
的积雪,路上黑白交融的脏冰,裹得厚厚的人们,倒着骑的人力三轮
车——这些景象都为我熟悉,因为都出现过在电影里,又或在我的梦
里。

    东北人爽快、好客。东北女子象火一样,既泼辣也风情万种,我
的主人家和我讲了不少东北人的热情、粗犷、大情大性的故事。这样
的人怎么能离开酒呢?所以我在东北也学会了喝白酒。这里冬天蔬菜
很昂贵,新鲜的要七、八块一斤,对于每月普遍挣五、六百的齐市人
来说,是奢侈品。然而有腌菜,有肉,有酒,我觉得够丰足了。
    街道上的一人一物,在我眼里都是风景。
    街边的小贩因为长时间在户外,所以从头到脚都要严严实实,只
露两眼睛,但冷气还是从脚窝钻上来,他们都要不停的踱步又或这脚
碰碰那脚。更可观的是嘴里呵出的气凝结在眉毛、睫毛上,形成白霜,
偶而也有水珠子。这样一来,随着眨眼,白睫毛开开合合,好象是别
致的化妆,这个原理与著名的树挂、雾松相同,而前者更活色生香一
些。
    城市人多,雪都呈脏相,且道路上都结了冰,齐市年轻的人们都
爱美,甚少穿那种保暖又防滑但是难看的棉鞋。而且我发现我是街上
穿得最多的人,难怪卖新潮饰品的人都不理我,因为一看就知道我不
是农村的就是外地的。
    虽是天气严寒,冰棍仍是走俏货品,而且销售方式非常有气派,
都是糖果一样的摆在摊上,任君挑选。大自然是个免费的大冰箱,但
这样想未免会把自己联想成某种食物——宇宙的生物若是饿了的话,
打开地球两极,伸手或爪或吸盘或……拿来。
    洗澡是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尤其对于每天都要洗的南方人。家庭
的热水器绝对不够。所以洗澡是件劳师动众的事。新式澡堂都有淋浴,
这很好,而豪华的还带桑拿、蒸气浴、电视,可以洗澡、聊天、按摩、
拔火罐,更可以温温暖暖地睡一宵,最低消费6 块。哈哈,各位如到
东北,可以不住宾馆,而去澡堂过夜。朋友说,因为有这样的好地方,
齐市人通常呼朋唤友、扶老携幼浩浩荡荡而来。
    我没集体生活的经验,乍到澡堂,看见肥瘦不一的光身子,未免
有点害羞。不比他们大大方方,肆无忌惮地谈论身材。
    从热气腾腾的澡堂出来,外面的空气格外地清爽,加上满天的星
斗,似是微笑的眼睛,感觉好得不知所措,好象随便一下都可以赢得
世界。只是现在回想起来却想哭了。
    这时朋友让我摸摸头,呀!我刚洗过的头发都结成冰条了,我很
开心,我故乡的人能有几个头发结成冰?朋友也笑了,为家乡的“特
产”而自豪。

    冬天的齐市没有太多的旅游景点,因为太冷。偏远的森林公园是
去不了了,据说那有品种齐全的仙鹤。市内的有龙沙公园的冰灯可看,
该公园更象一个游乐园。我要往大乘寺和烈士陵园,朋友说那没什么
好看,而且“贼冷”。我执意要去,且执意不要人陪。
    坐7 路车,5 角钱到终点站,就是大乘寺,不用门票,里头有和
尚居住,但因为太冷,都很少呆户外。寺院因而很冷清,确切地说只
我一个游客。
    寺门口有两个人,客客气气地,自称是“要饭的”。我佛慈悲,
我每人给了一块钱。
    到齐市以来,这里的雪最干净,景色最好,我怎能不拍拍照片?
到此时我才明白何谓“贼冷”,我的脚步越来越沉重,感觉不到脚趾
头是否还存在。手指也僵硬,而且疼痛,导致我拍照拍得匆匆忙忙。
    后来一个中年男子,可能是在货运火车站转悠的,看见我,便当
了我的导游。他说此寺始建于明朝,但在文化革命时大部分被毁,除
了正殿,都是新修的。怪不得正殿显得陈旧,有意思的是殿上屋脊上
有一排小人站立,还有一小人在瓦上扛着一铁链在走,令人看了有沧
桑感。
    烈士陵园并不对外开放,里面有前任的黑龙江省长、军人和救火
英雄。往事是尘归尘、土归土,人们以这样的宁静肃穆纪念着曾经那
样热血沸腾的人。
    我冷得是有点受不了了,于是启程到朋友的亲戚家去汇合。因为
没有确切的地址,商量好我在9 路车终点站下车后再打电话,他们来
接。我下得车来,发现该地方“人迹罕至”,我的手冷得打不动电话,
按数字键没有一个按对。我想找个商店什么的躲进去,谁知没有。怎
么办?我领略到了自然条件的恶劣,想哭了,还没来得及,让我发现
了一个小区的门卫室,我什么都不顾了,敲开窗子要求进去避寒。东
北人的热情体现出来了,他让我进了去,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我说话,
在电话在为我朋友指路,总之令我安全到达目的地了。

    我来的目的之一,是要往农村看看去,我的朋友有极好的宣传:
“那年我回我姥家,坐在驴车上,盖着棉被,路那样的直,天那样的
蓝,我都快乐地唱起来了。”受她的鼓动,5 人响应。
    于是我们坐上火车(8 块)往泰来县,牛家店。小小的平房,袅
袅的炊烟,秃秃的树,蓝蓝的天,厚厚的雪,红红的落日。人间仙境
不外如此。我们在外堆雪人、打雪仗,回来坐上热炕头、嗑瓜子、喝
自酿酒、学着东北土话,无论是屋外的冰清玉洁,还是屋内的人间烟
火都一样的动人。
    只是厕所太难忍受,那是一间小房子,里面废物堆积,而且是半
透明的冰块,一目了然。同去的齐市姑娘也受不了,后来看看前后没
人就在门前小路上小解了。这其实很有用,为在外乱逛又迷途的我们
指明了归家的道路。
    寒冷的刺激似乎还没完,我们坐清晨的火车回齐市,火车误点也
不是新鲜事,只可怜我们硬是顶着凛烈的寒风在站台上等了大半个小
时,几乎成了冰雕。
    考虑到春运车票实在难买,我买了除夕的卧铺,哈尔滨到广州。
售票员说,那天过年呀,你也走。浪迹天涯的人无所谓节日,但我嘴
上说,是呀,你们又没有初一的票。
    年二七(21号)下午的火车往哈尔滨(60块,2 个小时),到达
时,已是华灯明亮了。我很奢侈地入住三星级宾馆,130 块。
    次日游玩松花江、太阳岛,走中央大街。看我手拿地图,倒也有
好几个人热心指导,但碰上做游客生意的,还是被宰了一回,180 元
坐个小马车,不到20分钟。本说此价已包导游,但该导游热情地陪完
我后,就问我拿30块。我恨自己软弱,争不回合理的消费权益。所以
呀,各位!不要让热情冲昏了头脑。
    踏上回程的火车,好象有点疲惫,我盯着窗外的雪景,要把它们
刻在心里——就算会再来,也是数年后的事了。入夜了,雪白的小房
子亮起昏黄的灯光,亲亲切切的,门前还挂起两个红灯笼,暖烘烘的
新年气氛在村庄里缤纷地呈现。城市可以称道的,是新年的焰火,值
得我骄傲的是,从锦州开始,沾火车的光,一连看了几个城市的烟花。
    透过火车窗我还看见走亲戚的人们大包小包,小孩子大呼小叫,
这样就过了一个年了呀!


返回目录

【声明】榕树下每周精选的所有文章,版权属作者个人所有,
其他网站或媒体如要转载,请与榕树下主编联系。

感谢“榕树下”授权,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榕树下每周精选